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本届论坛以“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求索突破之道,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控宏观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动态。其中,在8月14日下午举办的“氢能产业发展及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论坛”分论坛上,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副理事长缪文泉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副理事长缪文泉
缪文泉:我的主要工作在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燃料电池商业化促进中心工作也在做。刚才大家讲了材料、标准、加氢站,结合我们科创功能平台的构建,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认为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间需要哪些测试、工程支持。
先说一下平台的概况,第二说一下燃料电池测试评价体系的构建。实际上我们这个平台主要是市政府出的钱。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我们想就做两件事,一个是支持决策评价,第二个是燃料电池领域,为大家提供测试评价服务。
我们有六个股东,同济大学、汽车城、电科智能、电驱动、机动车检测中心,另外新增一个大股东是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一进来变成大股东,70.2%。
我们在燃料电池领域想实现的目标。总体来说,我们想构建基础研究、产业研发、市场准入完整的服务体系。
燃料电池领域产业怎么看?从中国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燃料电池系统能做了、电堆能做了、质子膜也能做了,但是我们回头仔细看看,催化剂做得没有别人好。既然有这方面的创新创业有服务需求,我们就做这些,我们的思维是局限性的,社会缺什么我们做什么。
在燃料电池领域,我们认为首先第一点,做燃料电池基础研发,技术评价能力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裸眼能看到什么、显微镜能看什么。我们往下来看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从材料到器件我们要看形貌分析能力,这是产品开发的基础,我们可以看看纳米活性的特点、催化剂的载体到底怎么样、扩散层的介质等等。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器件的精密制作和铸造制备能力,我们在微米、纳米层面看一下碳载体、团族等等都是我们团队要建立的测试评价能力。还有零部件的电化学、特性测试能力,比如说涂层的耐久性。为什么要构建这些测试评价服务能力?为大家今后做一些产品的基础研发,我们提供一些测试手段,我们自己不做产品,我们只提供测试手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个地方有院校参与,所以从实施的角度,平台携手院校、产业等资源,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燃料电池领域研究应用,构建核心材料、器件上的创新研究以及推广与应用的能力、加强产业生态发展环节建设。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完善,未来关键材料、器件将直接决定着堆的性能。在我们这个平台里面,我们会建一些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工艺测试、微米涂层表征的形貌分析等,我们希望今后在上海有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大家到上海来进行科研、基础研发,弥补我们国家在核心材料领域的缺憾。
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我们从正向研发的角度来说,比方说对一些科学方法的优化、数据分析、产品实现等。同时也可以有助于材料器件的制备流程构建。推动电化学基础材料方面的探索与研发能力,增强产业对核心器件膜电极的解析与制备及优化能力,进一步补全燃料电池领域的产业联合与协作能力。
刚才主要是偏材料,我们从材料到整车一条线都是需要测试评价支持的。我们接下来会联合上下游的产业、科研院所通过资源增量补缺、存量共享,起到桥梁衔接作用,打通由材料到整车的验证与测试环节,大家可以细分一下,有零件的测试评价,还有配件、发动机部件、动力系统、整车等。
如果再把它稍微细一点,还有材料表征测试、工作条件筛选、工况适应性和耐久性等,包括催化剂材料,以及条件敏感性、启停、干湿循环等等。这是从双极板到短堆、整堆,对前面迭代过验证的一些数据,放到更大的层面进行实验验证。
接下来我们构建一个完整的测试能力,包括关键系统和部件,发动机、复合电源、动力系统、整车安全性,我们可能跟股东单位、检测中心一块来做这个事。我们从整车的角度对需求进行分解,构建从关键子系统到发动机、动力总成等等进行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工程支持。
从认证到检定也会有一些工程测试需求,我们从安全性、能耗、动力性、EMC、NVH构建了一个能力,其他能力我们会跟一些有资质的企业合作推进这样的工作。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希望把科创平台服务过程中间产生的指标和方法结合出来,提升到和安全、寿命,包括和互换性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服务于整个产品认证体系构建。我们现在租了一个房子做实验室,ABC三块是包括材料、电堆的。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