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园: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中的文化挑战

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2个中外论坛+12个主题论坛”,全面集聚政府主管领导、全球汽车企业领袖、汽车行业精英,共商汽车强国大计,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在6月19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智能座舱创新技术论坛”上,华为加拿大研究中心HMI实验室人因工程高级研究员邓园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叫邓园,来自华为人机交互实验室,很高兴有机会和各位专家分享实验室对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研究和思考。

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为人机交互实验室。隶属于华为2012实验室,由位于深圳和加拿大多伦多的两个团队共同组成,专注于辅助华为的智能终端和智能座舱等产品形态的人机交互和相关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发明。

右下图展示了去年12月华为发布首款车载智慧屏,其中有多项的交互能力来自实验室技术,包括隔空手势控制、疲劳检测等等。

列出了实验室正在开展的课题方向,和智能座舱有关的方向有:座舱交互界面认知负荷评估与交互策略设计、智能座舱的信息传递设计。

今天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技术趋势及挑战。

第二,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中的文化差异研究。

第三,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发展愿景。

一、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技术趋势及挑战。

我们都知道,语音交互技术目前在智能座舱里被广泛使用,由于语音交互具有不占据手眼资源的优势,这种交互方式得到了用户的积极肯定。其次,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使用,驾驶员的注意力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有可能进行更多非驾驶相关的娱乐性活动。

同时,在很多生活场景中都出现了机器人交互、虚拟数字人交互,这些交互模拟了人和人的互动过程,因此会带来更加友好、自然、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人们也会期待这样的交互体验向智能座舱迁移。

而前面提到的自动驾驶应用释放了驾驶员的注意力,也为数字人交互、机器人交互向车内迁移提供了可能性。

现在普遍使用的车载语音助手要不要进一步做实体化和拟人化?车载语音交互要不要演进到车载机器人交互?在很多车厂和技术提供商内部关于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大的争论。争论的点包括:车载机器人能够提供什么价值?会带来什么利弊?怎么设计实施?等等。

最早十年前,西方学术界还有些老牌车厂已经在探索有没有可能在车里加入实体机器人,取代传统的交互方式。当时也有一些概念产品的展示,但是却没有真正的产品化。

而我国这两年在量产车上率先出现了车载机器人的应用,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在商业上、用户体验上也有不错的成绩。这一现象后面有很多原因,也涉及很多挑战。

今天我想从不太一样的角度谈一下,从语音交互转变为机器人交互可能会面临的文化挑战。

为什么机器人交互会带来文化方面的挑战?机器人交互和传统人机交互最大的不同点是人和机器人交互还存在一层社会属性。

有研究发现当智能语音助手被实体化为机器人,会被视为社会存在。人们会不自然地认为机器人不仅是机器,而是可以进行社交的个体。也有研究发现当实体机器人和没有实体的虚拟语音助手相比时,人们与实体机器人进行交互时会产生更强的情感联系,会把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习惯、观念等投射到和机器人交互过程中。

我们也知道,不同国家、社会、民族、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交互方式、习惯、观念。这些差异会体现在和机器人的交互过程中。在与机器人的交互上,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也有很多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二、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中的文化差异研究。

具体到交互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具体有哪些?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开展的研究,看看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文化差异。

研究关心的问题是在中西文化成长下的年轻一代司机,对于车载语音助手及可能的车载机器人态度都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

分别在中国、加拿大多个城市收集了网络问卷,进行深度访谈。受访者平均年龄在20岁上下,绝大部分都有1-3年的驾驶经验。所关注的人群非常年轻,他们被称为Z世代,出生在1995年到2000年之间。

可以从图上看到,他们成长的20年正是信息、科技、互联网、电子娱乐产品终端井喷发展的时期。有人说这一代人完全没有过过没有互联网的生活,这代年轻人也会称为“数字原住民”,普遍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娱乐化的生活。

接下来,介绍一下实验中发现的两个国家年轻人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共同点1:在语音助手的使用上都有丰富的跨场景使用语音助手的经验,包括在车里、车内的环境都使用过语音助手,他们对语音助手有很高的接纳度,认为语音助手是很好的生活小帮手。还有些受访者说语音助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共同点2:对车载语音助手都有很高的期待,也有很积极的态度。同时对现在车内语音助手的体验都有不满意的地方,反馈的问题也比较一致。

共同点3:关于车载语音助手沟通预期,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希望语音助手说话时像朋友一样,平等、轻松、休闲。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希望语音助手提供服务像指挥的服务、助理一样。最不受欢迎的是阿姨型的语音助手。

(如图)红色是中国的数据,灰色的是加拿大的数据,趋势是一样的。

差异点1:研究中问了受访者,如果车上配备了车载语音助手希望是什么角色?给了两个不一样的角色选择,一个是作为驾驶过程中的陪伴者,这是非常拟人化的角色,一个是完成驾驶相关任务的工具,这是完全没有拟人化的角色。

结果非常有趣,结果显示,中国年轻人里超过七成受访者选择了陪伴者,而在加拿大的年轻人里超过九成的受访者选择了工具。

关于语音助手拟人化的程度方面,中国年轻人接纳度很低,而加拿大年轻人的接纳度很低。

差异点2:关于语音助手面孔形象的问题。在中国受访者对于抽象物体、卡通形象、真实面孔、线条面孔(Emoji)都有比较平均的接受度,大概有20%上下的人会有选择。

而在加拿大,超过七成的受访者选择了抽象物体,对其他类型的形象接受度非常低,这个结果和上一个结果也很类似,对于语音助手拟人化的形象,中国年轻人都有广泛的接纳度,而加拿大年轻人对于语音助手拟人化的形象接纳度非常低。

差异点3:西方年轻人对车载语音助手拟人化接受度那么低,如果车载语音助手变成了车载机器人,他们的态度是不是也是否定的?结果也的确如此,超过八成加拿大年轻受访者对车载机器人表示了担忧。

主要担忧四方面:

1.机器人的存在会造成开车的分心。

2.对车内出现机器人会感觉到恐惧。

3.车内还是要以驾驶和相关功能优先,认为车载机器人并没有提供额外有价值的功能。

4.担心在车内场景出现机器人会产生信任的问题。

以上看到了中加两国年轻人对车载语音助手和车载机器人拟人化的显著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有受访者说我经常看到电影的机器人会攻击人类,也有人提到机器人经常会断头断脚。他们会这样反应有可能体现了北美好莱坞电影里机器人的负面形象对年轻人观念上产生了影响。

研究发现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从相同点上来看,毋庸置疑,语音交互能力是车载机器人交互的核心,首先还是要保证核心功能的不断优化,满足年轻一代对于座舱体验的高期待。其次从差异点来看,当我们在考虑要不要有车载机器人以及对车载机器人如何进行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的时候,都应该考虑潜在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机器人的形象、语气、用词、互动方式等等。

在将来,当国内车厂有机会把智能座舱、车载机器人技术推广到其他国家市场的时候,深入挖掘相关文化差异、背后的原因做本地化调整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发展愿景。

目前阶段,车载语音交互已经成了智能座舱必备的功能需求,而现阶段还有很多新萌芽交互技术,比如延伸交互、手势交互、触摸交互、嗅觉交互等等。未来这些交互及交互的整合能够提供更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希望继续推动新交互方式和技术成熟,使它们能够从现在目前的体验增强型功能演进成为未来智能座舱的必备型功能。

期待未来的智能座舱交互技术能覆盖多种多样的出行需求,无论是基本的安全需求还是更深层次的归属感、自我实现心理需求。

覆盖多样的出行需求,为用户带来多重价值和各种多样的优质驾乘体验。

借此机会发出邀请,实验室正敞开招聘大门,只要是涉及人机交互,特别是以下领域的同仁、博士、博士后、技术专家、研究生、实习生,都欢迎大家自荐或者推荐给我们,可以扫二维码和HR联系,了解更多的细节。期待更多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一起做出有影响力的交互技术和发明。

我的报告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报道 日程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