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以“引领新变革,共赢新未来”为主题,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10多场主题论坛、9场重磅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多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 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2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管理碳足迹,提升气候竞争力”上,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曲卫东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何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专家老师,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中国汽车论坛作为嘉宾跟大家共享演讲,共同探讨国家双碳战略下汽车产业ESG合规风险及应对,这也是近期长检中心研究的课题。
主要分成六部分。
一、双碳战略与汽车产业升级
刚才前面演讲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对背景说的都比较详尽了。“双碳”在2016年巴黎协议,2019年是欧洲绿色协议,2021年是欧洲气候法,2022年的欧洲电池和废电池法草案等一系列法规密集出台。全球大概有150多个国家发布了碳中和的战略愿景,多个国家地区也提出了汽车全面电动化、零排放的目标,对汽车领域,尤其是汽车企业和整个价值链上各个供应商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中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目标,并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碳中和、碳达峰和1+N的政策体系,近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就是要推动我们国家双碳战略的达成和实现,这对汽车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市场在双重驱动下,实现了全面升级。我这周到了几个新势力车企进行了走访,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新势力车企真是如火如荼,生产、销售、研发都是发展的非常快。
这一年,我们国家汽车产业产销,2023年已经突破了3000万,我国出口达到了491万产量,今年还要有很大的突破。现在检测行业新能源汽车检测量也已经超过了50%,这么多年发展非常快,新能源汽车已经作为我们国家汽车行业的主流。
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对碳排放管理生命周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及投资者对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企业也在积极践行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刚才几位专家都讲了。要实现ESG的目标,为其国际化扩张提供关键通行证。下一步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出海,必须要加快“双碳”的步伐。
二、ESG与汽车产业关系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追求支柱产业,其发展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碳中和业务已经成为汽车产业中最有潜力的新质生产力之一。为什么这么定义?刚才有一位老师讲,碳中和业务未来就像前十年新能源汽车一样,在汽车产业和国民经济中会有举足轻重的比例。
同时碳中和业务、碳足迹核查在ESG披露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汽车产业如何实现减碳,如何在融资、出口的环节适应并且响应ESG的要求,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个片子里提到,怎么能够把工作做好?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已经非常紧迫。
首先,在汽车产业中,ESG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同时要关注低碳生产、低碳运营等过程中对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影响。
第二,在环境方面,对于汽车产业压力最大的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维度,具体来讲,组织碳排放行为和产品碳足迹评价两个指标,车企需要关注排放标准合规性,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新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按照目前的国际法标准,汽车行业做好全生命周期及全产业链的碳足迹管理控制尤为重要,同时在社会方面,汽车产业需要关注员工的权益保护、客户的满意度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方面,汽车产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加强对供应链的低碳发展进行正向的引导和管理。
开展ESG工作将会对车企自身上市的融资、合法经营、品牌发展三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刚才几位老师讲到了,企业如果ESG有问题了,对信用、信誉,包括经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里面主要体现出来的六个方面:上市的表现、出口合规、社会形象、融资成本、内销合法、发展潜势,都有具体的要求。
三、国家双碳战略下汽车产业ESG合规风险分析
先和大家解读一下三个文件,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中鼓励营业额总资产或员工人数超过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要参照本市ESG信息披露标准,率先披露ESG的信息。
第二个,生态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5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鼓励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将产品的碳足迹纳入环境社会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尽职调查。
第三个,欧盟《电池法》,刚才讲的也是最多的,2025年8月份开始实施。
可以总结出来三个方面:
(1)ESG披露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2)碳足迹或气候影响因素将成为ESG报告组成的重要维度。
(3)未来ESG报告将由上市企业或规模企业向社会中小企业及供应链企业进一步延伸,这就是为什么要把ESG双碳提到非常高的高度。
在实际运营中,汽车产业面临的诸多合规风险,主要来自于几方面的压力。
第一,汽车相关企业在国际机构的评价和曝光率普遍较低。
第二,企业融资及产品出口环节未来会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和风险。
第三,车企表现的,特别是对新质生产力代表的低碳业务数据受到国内外的评级机构广泛关注。
这里展现出来的是由于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复杂度较高,汽车产业链的层级多,涉及到的零部件和相关上下游比较复杂,复杂度比较高。因此,链条上的风险识别难度特别大,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上都会带来显著的风险压力,不细说了。
全球化布局带来了企业链条的网络复杂及地域标准的识别困难,提高了汽车产业供应链碳足迹和ESG合规的识别汇总工作复杂度,也就是今天包括前面各位专家讲的,最多是核查的难度比较大,而且能够采集数据,包括计算方法、标准支撑也是带来很大的问题。因此,评级指数,特别是碳足迹相关数据选取的困难和数据分析周期较长,不详细说了。数据特别是碳足迹的数据质量控制以及项目的投入产出测算比较困难,这就是刚才讲到的,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识别管控,将会对汽车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汽车企业下一步,包括今天来了好多企业,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下一步到底怎么干?
风险的应对措施也有一些好的实例,汽车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在环境方面,汽车企业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投入,推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多开发一些低碳的技术和低碳的产品。同时企业要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作为企业必须要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确保供应链环节的环境合规性。
在社会方面,需要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治理方面,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加强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沟通,这就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对社会进行披露。
四、风险应对策略与实例
这里列举了国内的整车厂、零部件厂的社会治理案例,包括风险机遇分析、财务影响评估,这里不说了。包括气候目标、制定的案例、范围三核算案例,还有生物多样性评估的案例。
这是关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案例,包括企业产品的碳足迹公式、供应链的管理案例等等,如果感兴趣的各位专家和同仁一块进行探讨和交流。
综上是在国家双碳的战略下,汽车产业ESG气候治理方面合规风险有所增加,报告中也对双碳维度的数据可追溯性、准确性需要企业进一步管理、把控,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来识别企业自身的双碳和碳达峰、碳综合的目标,构建双碳战略下的科学管理体系,深度参与碳披露、碳交易、绿电交易环节,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促进行业的进步。
五、长春汽车检测中心的角色与贡献
我们是国家汽车行业第一个国检机构,一直致力于为政府提供产业政策的支持,同时也为消费者指明了碳消费的导向。作为汽车服务机构,我们是1950年成立了第一个汽车工作室,1984年成立了第一个国检中心,包括第一个汽车试验场是海南试验场,作为长检中心更好地为车企、社会、政府、消费者提供服务。
今年1月份联合了一汽、相关的企业,以及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中央财经大学以及中国节能协会,在漠河召开了会议,“中国汽车产业节能暨可持续发展大会”,会上做了《关于中国汽车国际可持续准则应用指南》编制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开展活动、建立标准,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学会共同推动双碳工作进一步的做深做实。
长检中心今年成立了双碳的工作室,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构建能力,包括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价管理能力、全生命周期汽车相关的绿色评价服务能力、全生命周期的能耗诊断和合同管理服务能力,以及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产品衍生业务的服务能力。未来我们也会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检测认证服务,加强与汽车车企的合作,共同推进低碳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更主要是:
(1)聚焦基础,协同推进汽车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和低碳评价体系完善。
(2)思维前瞻,鼓励整车制造企业将碳中和以及ESG全面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
(3)行业协同,共同推进汽车产业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和ESG合规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管理。
(4)放眼国际,参考ISSB准则及相关国际的准则及相关国际法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
(5)持续提升,ESG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行动,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研读,促进企业低碳、绿色、循环全面合规发展。
以上是我做的报告,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